上大学的时候,比较流行的说法是“做程序员不能超过30岁,30岁之后就应该转管理了……不然没饭吃了”这句话我从开始的相信,然后再到怀疑,现在根本就懒得理!

  不管是目前IT行业的整体环境还是未来发展,无一不体现着从事IT行业将是一个常青的职业。

  1

  为什么会有人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?

  曾经国内一个很著名的企业老板说:在IT行业超过35岁的技术人员将被淘汰,所以不要35岁以后的技术人员。导致整个业界尤其是在软件开发行业都在排斥年龄超过35岁的人员,也导致很多工程师为自己35岁以后的前途发愁而转行。




  很多人也都认为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,而软件开发就是吃青春饭,过了35岁就没用了。


  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。

  当时IT行业的整体环境,基础库毕竟就那么些东西,大众类应用也少得可怜,搜索,邮件,IM,杀毒,下载,播放器,就这么些东西而已,容不下太多普通程序员。

  而企业软件还只是一种小工具,对很多行业都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冲击,做企业软件的都是乙方,像孙子一样求着人家签下合同,又得千方百计讨好甲方,所做的东西,只能是甲方工作的补充,不能做颠覆性的东西,破坏人家的饭碗。

  为了压缩成本,老板们就会雇用一些年轻的有干劲没有负担的年轻人。

  

  一个人的命运,甚至一个职业的命运,都是由当下的经济情况和行业背景所决定的。始终保持竞争力是程序员前途光明的最佳手段。

  2

  程序员过了30岁前景依然广阔

  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,想在一个行业两三年内出成绩,基本不可能的,是违背自然规律的。毕业后基本头2年是在混混沌沌中度过,头3年时间是学习阶段,5年时间是基本成熟阶段,8年时间后才是出成绩阶段。除非天才,多数的人都在经历这个过程。


  假设按照大学毕业23岁计算,8年后就是31岁了。还没创造几年价值就没人要了?这个行业能出资深的人员吗?既然IT行业是未来发展高科技行业,没有资深人员该怎么支撑呢?

  前几年IT刚兴盛,并且我们中国IT发展起步晚,年代短,所以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做技术开发,好像很多年龄大一些的人跟不上时代了,所以大家发出了那样的感慨。

  程序员的编程能力在从25岁左右开始上升,一直到50岁后才会开始下降。也就是说,程序员的技术能力是可以随着时间积累的,这一点上,跟其他技术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  所以,年龄大就不能编程了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年龄大不仅可以编程,而且经验还会越来越丰富,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,如果IT行业要长久发展,肯定会需要资深的工程师们的支撑。

  3

  行业的发展还需要老将们的支撑

  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,学习途径也是非常之多。

  在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,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。这些行业经验还是很重要的,还是需要资深工程师们的支撑的。而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正是IT行业真正的核心和基础所在,是我们的软肋。所以将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深工程师。




  所以大家千万别被误导了,要看清市场的发展前景,注重持久和执着地发展。

  30岁后要去哪,不是老板决定,不是公司裁决,而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。只有那些识变应变,主动求变,自我颠覆,勇于冒险,敢于担当的人,才能获得浴火重生,收获更精彩的人生。